5月26日,由新生院主辦、新生院濟美學堂承辦的慶祝建黨100周年主題教育活動《百年回望·建筑回響——上海高校建筑故事主題展(1921-2021)》在四平路校區瑞安樓底樓大廳開幕。新生院濟美學堂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時齡,校辦、黨委學研工部、本科生院及新生院負責人等出席了展覽開幕式。參與《土木芳華——上海高校建筑故事》一書編撰工作的師生以及新生院百余名師生參加了活動。

鄭時齡院士宣布展覽開幕。他在致辭中表示,大學每一棟建筑都承載著大學學科發展和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的印記,我們要了解建筑、學習建筑,特別是要學習每一棟建筑所蘊含的紅色記憶。到場嘉賓為主題展揭幕。



《土木芳華——上海高校建筑故事》一書的主編、校長助理劉潤在致辭中表示,蘊藏在上海高校中的經典建筑已成為見證輝煌歷史、承載歷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延續文化傳統、厚植理想信念的生動載體,成為新時代開展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珍貴素材。他鼓勵學生借此了解上海高校的歷史文化積淀和紅色革命歷史,從高校的建筑中體會藝術與技術的結合、科學與美學的結合、工程與人文的結合,同時以建筑之美、歷史之美、文化之美、藝術之美來感受回響在高校建筑中的初心與堅守。
學生代表、入黨積極分子林嘉欣分享了“百年回望·建筑回響”有聲電臺的創作感悟。她表示,通過在電臺創作過程中邊查、邊學、邊做,自己走進了一段段紅色文化和歷史,升華了愛國主義情感,提升了個人思想認識,希望將真情注入聲音、傾入故事,用更動人的方式講述高校建筑的前世今生及其所蘊含的時代精神,傳遞凝聚在高校經典建筑中的精神力量。
儀式上,鄭時齡等為手繪組成員頒發了《土木芳華——上海高校建筑故事》一書,為有聲電臺創作組成員頒發了主題展周邊文創作品書簽,為入黨積極分子代表頒發了主題展周邊文創作品明信片。


隨后,師生們沿著“崎嶇道路”紋樣的地貼動線拾級而上一同參觀了主題展,寓意重走革命道路,感悟黨初創時期的艱辛,勉勵大家帶著奮進的腳步走出最美的中國道路。在瑞安樓的中庭空間里,紅色與藍色的撞擊寓意著歷史與未來的交匯、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展覽的丹砂朱紅底色象征著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建筑線描繪出百年征程的奮進與實績。師生們紛紛表示,此次主題展有顏值、有內涵,能看、能聽且走心。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和初心始發地,也是中國高等教育的發源地之一,上海高等教育的發展歷程與黨的成長歷程相生相伴、同心同向。?高校建筑記述了高校的歷史和文化積淀,承載了紅色革命記憶,見證了高校的艱辛時刻、高光時刻和難忘時刻,也見證了城市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我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新生院在同濟大學受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委托編輯出版《土木芳華——上海高校建筑故事》一書的基礎上,舉辦《百年回望·建筑回響——上海高校建筑故事主題展(1921-2021)》,將圖文、有聲書、手繪、周邊文創、專題展覽等文化傳播方式充分結合,帶領觀者深度閱讀上海高校建筑的博物館,旨在引領時代青年感受那些回響在高校建筑中的初心與堅守,從中汲取精神力量,發揚時代奮進精神,鑒往知來,守正創新,傳承革命精神,獻禮建黨百年。(李文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