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2021年度)名單,同濟大學新獲批力學、化學2個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加上此前獲批建設的數學、物理學、生命科學、計算機科學4個基地,至此,同濟大學共有6個基地入選“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
同濟大學作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秉承“與祖國同行,以科教濟世”的優良傳統,聚焦國家及上海市重大戰略需求,立足我校基礎學科特色與優勢,統籌全校相關交叉學科資源,憑借一流的人才培養質量保證體系,面向基礎學科前沿,依托各前沿科學中心、大科學工程中心、重點實驗室的導師引領,圍繞“培養具有家國情懷、人文情懷、世界胸懷,能夠勇攀世界科學高峰、引領人類文明進步的自然科學家”的拔尖計劃2.0目標定位,踐行“同濟天下、崇尚科學、創新引領、追求卓越”的新時代同濟文化,傾力打造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基地,致力于培養未來世界領跑者,向著成為“拔尖創新型人才的搖籃,前沿科學探索、重大科技發現、重大技術發明的原創地”穩步前行。

今年,學校依托力學學科國家級示范中心、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臺,瞄準深地、深海、深空、復雜物質與材料以及超智慧感知與控制等前沿工程領域出現的人類尚未認識和掌握的力學現象與問題,發揮同濟大學工程學科國際領先優勢,結合國家制造強國以及航空航天強國發展戰略,申報并獲批建設“同濟大學力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同時,依托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科技部光響應功能材料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上海市化學品分析、風險評估與控制重點實驗室和長江水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高水平科研平臺,聚焦國際化學科學學術研究前沿和建設化學材料強國的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立足“四個面向”,以新材料、新能源、生態環境、大健康等領域重大關鍵化學科學問題為導向,申報并獲批建設“同濟大學化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教育部自2019年開始深入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加快培養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建設基礎學科拔尖學生一流培養基地,著力培養未來的杰出自然科學家、社會科學家和醫學科學家,提升國家硬實力、軟實力和健康力,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奠定人才基礎。
相關鏈接:
同濟大學數學、物理學、生命科學、計算機科學四基地,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